市民在外就餐越來越多,食品安全如何保障?記者昨天從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獲悉,今年本市將在全市500家中小學校、托幼機構、養(yǎng)老機構食堂和3000家餐飲企業(yè)全面推行“陽光餐飲”工程建設,其中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陽光餐飲”工程建設完成率將達到100%。
規(guī)劃2019年底前全覆蓋
與此前實施的“明廚亮灶”工程相比,“陽光餐飲”增加了新的內容,實施范圍不再限于大型商圈和連鎖企業(yè),而是在全市大、中、小型餐飲企業(yè),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學生食堂、托幼機構食堂、職工食堂、工地食堂、養(yǎng)老機構食堂等各類餐飲服務單位全部推行。
到2019年底前,本市各類餐飲服務單位實現“陽光餐飲”工程基本覆蓋,“陽光餐飲”工程示范街區(qū)達到100條以上。
要求原料及操作均公開
“陽光餐飲”要求,各類餐飲服務單位應當在經營場所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資質、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等級、食品從業(yè)人員健康證明以及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使用等信息。網絡訂餐平臺應當督促餐飲店鋪在其經營活動主頁面顯著位置公示相關信息,實現消費者知情選擇,明白消費。
同時,構建餐飲業(yè)公示系統(tǒng)和社會信用評價體系,向公眾提供查詢服務,對餐飲服務單位用餐環(huán)境、食品安全狀況、服務質量評價;餐飲單位要通過改造建設透明玻璃隔斷墻、隔斷窗或者安裝圖像采集和視頻傳輸設備等形式,使食品粗加工、烹飪、餐具清洗消毒、餐廚廢棄物管理等重點環(huán)節(jié)及備餐、分餐場所等重點場所可視,供消費者查看監(jiān)督。
管理違法者嚴懲必究
全市餐飲服務單位還要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執(zhí)行食品原材料進貨查驗制度等各項規(guī)范要求。
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食藥監(jiān)局局長叢駱駱表示,將堅決查處食品原料非法添加、回收食品再次加工操作等違法行為。對餐飲服務單位的違法行為追根溯源,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要將嚴重失信單位納入北京市企業(yè)信用信息系統(tǒng),面向社會公開違法信息,并對違法單位實行多部門聯(lián)合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