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對美國特朗普政府是否會挑起全面的貿易戰(zhàn),特別是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是否會率先打響,全球都很擔憂,認為這是全球經濟增長中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2017年已過去一半,中美貿易戰(zhàn)還會打響嗎?中美經貿關系將何去何從?又該采取何種策略應對?圍繞這些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晉平。
中美貿易戰(zhàn)可能性降低,經貿摩擦進入多發(fā)期
“從近些年特別是今年上半年中美貿易趨勢可以看出,中美全面貿易戰(zhàn)的可能性顯著降低。一方面是由于兩國元首的成功會晤;另一方面是美國離不開與中國的經貿關系。”趙晉平說。
今年4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舉行會晤。初次謀面,坦誠相見,兩國元首達成重要共識,為新時期中美關系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推動開啟合作共贏新篇章。經貿問題是本次海湖莊園“習特會”雙方關注的焦點,后續(xù)新聞報道中提到的中美貿易“百日計劃”被視為是此次會晤的最大成果。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稱,(本次會晤)最有意義的莫過于“百日計劃”。對于“百日計劃”,美方最大的訴求是增加對華出口,減少對華貿易逆差。
趙晉平強調,美國此次解決對華貿易逆差問題,不是限制從中國進口,而是促進美國對華的出口。這是一個帶有積極意義的、消除貿易逆差的重要形式。
在中美“百日計劃”的初步成果中,我國已承諾將擴大從美國進口牛肉,探討進口美國轉基因農產品的可能性,允許在華美資企業(yè)提供信用評級、電子支付、債券承銷及結算等服務,美方也承諾盡快允許中國對美出口禽肉,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短期看,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此外,從貿易趨勢來看,趙晉平認為,中美全面貿易戰(zhàn)的可能性也在顯著降低。近幾年,中美貿易趨勢和中國對全球的貿易趨勢基本一致,尤其是今年前五個月,中美貿易出現(xiàn)明顯回升。這表明中美經濟互補性和相互依存性較高。
我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美國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總值為1.51萬億元,增長21.1%,占我外貿總值的14%。其中,我對美國出口1.08萬億元,增長18.3%;自美國進口4350.1億元,增長28.5%。
另有數據顯示,2001年至2016年美國對華出口增長500%;同期對全球出口僅增長90%。中國是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外美國的最大出口市場。2016年美國出口大豆中的62%、汽車的17%、集成電路的15%、棉花的14%、波音飛機的25%銷售到中國。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貿易戰(zhàn)中沒有贏家,會對雙方都造成較大損傷。美國對中國市場有高度依賴性,不太可能通過貿易戰(zhàn)的方式去消除貿易逆差!壁w晉平說,實際上,在農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我國存在大量對美貿易逆差。2016年中美農產品貿易312億美元,對美貿易逆差164億美元。2006年至2016年美國對華服務貿易出口增長5倍,2016年中方服務貿易逆差557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了40倍。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